木屋等木質類建筑如何防火
木屋建筑被稱為“會呼吸的房子”,是因為其在建造過程中不管外觀還是內部裝修都采用了木質建材,而木制品其自身就具有環保健康等優勢,但同時也有一些問題在困擾著我們,比如,木屋是否能防潮防水、防火呢?今天就讓小編來為您科普一下,木屋是否防火,以及如何防火。
其實隨著木結構房屋建筑的發展,防火問題已得到了較好的解決,下面將從木屋廠家的角度和木材自身結構兩方面入手,讓大家快速了解木屋是如何處理防火問題的。
首先,木屋廠家的角度,F代木結構建筑有兩大防火機制,分別是主動防火和被動防火策略。主動防火是指采用消防探測警報、自動消防噴淋和逃生通道等一系列滅火系統燈防止火災。而被動防火策略,主要分為重型木結構建筑、輕型木結構建筑兩種類型的防火。其中,重型木結構采用的膠合木材受燃后外圍碳化層延緩火焰侵入內部破壞結構受力,提供安全逃生時間,并通過計算足夠大的木材橫截面來滿足消防設計;而輕型木結構則是通過安裝單層甚至多層防火是搞來陽隔火焰侵入大材,并提供消防規范規定的阻燃時間。
以上就是木結構建筑過程中廠家所采取的防火措施,接下來將從木材自身角度來為您解釋其防火原理。
對木結構及其構件的防火原理測定主要是測定其耐火極限,并根據建筑物耐火等級的要求,采取提高木構件耐火極限的措施。木構件的耐火極限,是指某種構件在專門的爐中,按模擬火災溫度(700~1000℃)的火焰進行燃燒,從開始到失去其原有的功能的時間。如用厚度為50mm的方木膠合的門扇,其耐火極限為1小時;截面為17*17cm的木梁,其應力達到10兆帕,耐火極限為40分鐘;截面為15*15cm,高3.5m,應力達到4兆帕的木柱,25分鐘后才破壞;而截面為29*29cm的木柱,應力達6兆帕,50分鐘后才破壞。由此可見,木質建材是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特別是截面較大的木制構件,耐火時間也較長。
這是因為木材是由中空的細胞組成,熱導率較小。并且木材在燃燒過程中,會在表面形成一層木炭,而木炭也有良好的隔熱性能,因而減慢了木材的熱分解過程。木質建材在火災作用下,前2分鐘是著火燃燒,而在此后的8分鐘內其炭化速率約為每分鐘0.8毫米,由于前兩分鐘的燃燒,木材表面形成了木炭層,在這以后炭化速率減慢到每分鐘0.6毫米,且不同樹種的炭化速率有一定的差別。木質建材的耐火極限,除試驗測定外,還可以根據已掌握的不同樹種的炭化速率進行估算。
對于無保護層的木質建材來說,應盡量采用截面尺寸較大的整體設計,以提高耐火極限;試驗證明,層板膠合構件的耐火性能與整體截面較大的木質建材相似,所以采用截面大的層板膠合木結構,有利于防火。提高木結構的耐火極限有兩個途徑,一是加抹灰層或石膏板,如30*30cm的木柱加2.5cm的鋼絲網抹灰層,其耐火極限可提高到1.5小時;另一種方法是采用防火藥劑浸注或涂防火漆,如丙烯酸乳膠防火漆,在100~200℃的溫度下能分解出磷酸使木材脫水炭化,減少可燃氣體的形成,在250℃左右能膨脹起泡,形成蜂窩狀的防火隔熱層,做到小火不燃,以防止初期火災的擴展,一經離開火焰即能自行熄滅。
最近幾年木屋建筑風靡一時并不是無跡可尋的,一方面木屋建筑貼合了國家大力倡導的環保綠色建筑,另一方面則是木屋也確實具有一些鋼筋混凝土建筑所不具有的特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木屋將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源態生木屋
十年防腐木屋制造專家